所在位置: 首页 > 工作要闻

姚超书记:根除奢靡浪费积疴从看紧“钱袋子”开始

来源:海州区纪委 发布时间:2014年11月13日

针对党政机关奢靡浪费之风,区纪委书记姚超认为关键是扼住公务支出的“咽喉”,加强财政审计监管,严格单位财务管理,看紧管严用好“钱袋子”。

一是要落实预算管理,细化会计科目。当前,政府部门财政预算过于笼统,会计科目分类界限不清易造成资金去向不明,可由财政部门牵头,审计部门配合,编定会计科目分类明细,着重明确办公费、招待费、会议费、差旅费、交通费等敏感性支出科目的范畴。落实科目预算管理,公用经费按工作人员数及机关职能核定基数,办公费、招待费、会议费、差旅费等一律在核定的公用经费定额列支,明确接待费、会议费等开支标准,交通费实行单车费用核算。预算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,各预算单位必须严格遵照执行,不得随意超预算支出,不得随意追加预算,不得随意调剂预算科目。

二是要严格报销程序,加强凭证管理。报销程序随意,凭证管理松懈,违纪违规入账,在一定程序上放纵了公款高消费乱消费,比较典型的就是虚开或多开的办公、招待、差旅等发票用于福利、送礼等支出。严格财务报销势在必行,依据《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》等相关文件,可实行财务报销“四不报”:办公费不附购物清单不报,招待费不附接待清单不报,会务费不附会议清单不报,差旅费不附行程清单不报,其中购物清单包括品名、金额;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、姓名、职务和接待时间、场所、费用等;会议清单包括会议通知、参会人员签到簿、费用等;行程清单包括出差审批单、交通费、住宿费等。

三是要推进经费公开,强化各方监督。目前,“三公经费”在各地已试水年度公开,但一般只有笼统的大账,无具体明细信息,群众很难监督。可从强制性推进单位内部公开开始,要求各单位每月定期通报经费开支情况,有序建立公务支出的电子监督平台,让群众可以随时查询支出类目、费用、经办人等。纪检监察、审计等部门结合公开情况,核查各单位实际支出情况,加大对虚报、滥报公务支出的处理处罚力度的同时,对财会人员违法违纪活动知情不举或通同作弊的,严格问责,确保公开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和完整性,为社会监督提供坚强有力的基础。